窗前谁种芭蕉树,阴满中庭。阴满中庭,叶叶心心,舒卷有馀情。
伤心枕上三更雨,点滴霖霪。点滴霖霪,愁损北人,不惯起来听。
——李清照《添字丑奴儿·芭蕉》
有些人,我们时时都在盼着时光倒流而与他初识;还有些人,我们只盼从来不曾和他相见。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已到暮年,这时回忆年轻时候的事,有甜有苦有爱也有恨。李清照多希望这数十年的流离只是大梦一场,一觉醒来那个人就站在窗外芭蕉旁,宛如初见时。“伤心枕上三更雨,点滴霖霪。”那段往事简直是她人生最大的污点。如果时光可以倒流,李清照只希望从来不曾和张汝舟相见。
我最喜欢这首词是因为李清照当时的心境。于她而言爱情委实重要,但除此之外,她最关心的还有家国天下。人到暮年,之前又被爱情伤得遍体鳞伤,还能心怀天下,世间有几个女子能似她这般柔情似水又大义如山? 这一点,连陆游也不及她。陆游晚年闲居时,常去沈园悼亡,每每独行在园中幽径。那时,他心里只想着一个人,已没有年轻时渴望杀敌报国、收复河山的豪情壮志了。陆游和唐婉的爱情,美丽但遗憾。相爱的夫妻遭到恶婆婆棒打鸳鸯,这是戏文里最俗套的桥段,可叹陆游竟不及戏文里的文弱书生坚决。唐婉被休改嫁,后因病而故。只怪那一年他爱得不够勇敢,让美丽的爱情成了一生无法释怀的遗憾。
李清照的爱情和放翁差不多。但到暮年时,放翁心里情已大于家国了,但在李清照心里,家国永远是最重要的,一生如此。此心境写出的词,叫我们如何不爱?最爱这首词的另一个原因,是词里流露出的爱国之情、忧国之思。“点滴霖霪,愁损北人,不惯起来听。”南方的雨婉约细腻,她听了这么多年,还是怀念北方雨的大气磅礴。李清照思念故人故情,渴望回到故国故乡,她不希望自己,也不希望南宋子民成为北人! 何为北人? 即流离之人,沦落之人,亡国之人! 李清照一心盼着君主可以收复失地,重整河山,她的心声流进词里,是“愁损北人”的“人在何处”的迷茫,可盼了半世终没盼到王师北定中原的那天。至死还是未能回到故里,含恨合眼。
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一首《过零丁洋》将文天祥决定以死报国的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同为北人,文山所想与李清照所想一样 : 收复失地,重整河山。《添字丑奴·芭蕉》和《过零丁洋》都表达出了作者的爱国之情,李清照是个女子,不像文山表达的那样直白,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国之情是毋庸置疑的。李清照是个有思想、有才华的女人,她不能上战场,但可以写词来召唤英雄——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这样一个女子写出的爱国之词,叫我们如何不爱?
雨打芭蕉,芭蕉听雨,忽缓忽急,忽轻忽重,这是两宋之交的劲风,在芭蕉上弹奏着旋律,这是她生命最后的吟唱!